11、(单选题)在智能化无人超市,客人从进门到出门,一举一动都会被数字化,并且被捕捉记录。这些信息回流到云端后,通过算法模型,可以得到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比如男性顾客和女性顾客各自进店最集中的时间段是什么,哪些商品被拿起又放回去的频次最高等。甚至还能做出预测,比如,传感器感应到进店的女客人很多是穿高跟鞋的,敏锐的老板便会在女鞋区多放些半跟鞋垫和脚踝磨损修复霜。可见,数字化最终目的是实现商品供应链的优化以及店内货架与商品摆放的人性化。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智能无人零售让超市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善解人意
B.智能无人零售给线下实体商店的发展前景增添亮色
C.智能无人零售能够对用户购买行为进行记录与描画
D.智能无人零售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更良好的购物体验
正确答案:A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智能化无人超市的特点是客人从进门到出门,一举一动都会被数字化,并且被捕捉记录,接着指出信息回流到云端可以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举例论证,尾句对前文进行总结,指出数字化最终目的是实现商品供应链的优化以及店内货架与商品摆放的人性化。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是文段的主旨句,强调智能化无人超市的数字化对超市的积极作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12、(单选题)在视频网站行业,每一个视频内容获得多少点击量________,行业也会根据视频内容带来的流量分配收益,但在线音乐平台并不公开这些数据,这就导致大家很难按照音乐作品真正带来的价值来分配收益。数据________才能令音乐行业得以变革,也会促进优秀音乐内容的生产。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了如指掌精准化
B.显而易见可视化
C.不言而喻公开化
D.一清二楚透明化
正确答案:D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行业也会根据视频内容带来的流量分配收益”,可知在视频网站行业,每一个视频内容获得多少点击量是很明显、很直观的。A项“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的了解非常透彻,但用在这里句子缺少主语,成语用法不对,应该是“公司(大众)对视频内容获得多少点击量了如指掌”,排除A项。C项“不言而喻”指用不着解释就可以明白,语义不符,排除C项。B项“显而易见”指(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D项“一清二楚”指十分清楚、明白。B项和D项均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在线音乐平台并不公开这些数据,这就导致大家很难按照音乐作品真正带来的价值来分配收益”“才能令音乐行业得以变革,也会促进优秀音乐内容的生产”可知,视频网站行业应该让点击量等数据公开、透明。B项“可视化”表示可以看见,但并不代表是全部公开透明,有可能部分人可以看见或者事物本身显露出来,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D项“透明化”比喻公开,不隐藏,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13、(单选题)某人购房用了十万元,现出租。每月租金的25%用作管理费和维修费,年税为3800元,到了年底,此人仍能用租金收入以购房款的7%再投资,试问其月租为:
A.800元
B.1000元
C.1200元
D.1500元
正确答案:C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以购房款的7%再投资,即每年租金收入扣除税费管理维修费后后为购房款的7%。设月租金为x元,则x×(1-25%)×12-3800=100000×7%,解得x=1200(元)。
因此,选择C选项。
14、(单选题)某工厂采购了铜和铁各30吨。假如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每天需要消耗2吨铜和3吨铁,则在()天后,剩余铜的质量将是铁的4倍。
A.6
B.7
C.8
D.9
正确答案:D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在x天后剩余的铜的质量是铁的4倍,可列方程:30-2x=(30-3x)×4,解得x=9,即9天后剩余的铜的质量是铁的4倍。
因此,选择D选项。
15、(单选题)书∶纸
A.笔∶纸
B.文具∶文具盒
C.菜肴∶萝卜
D.飞机∶大炮
正确答案:C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纸”是制作“书”的原材料之一,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笔”和“纸”都是文具,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B项:“文具盒”是“文具”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C项:“萝卜”是制作“菜肴”的原材料之一,二者属于原材料与成品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大炮”和“飞机”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16、(单选题)近十年来,我国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出现了持续性的上升,因此可以认为近十年我国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
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上述结论的是:
A.近十年来,获得博士学位的难度并未发生变化
B.近十年来,我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在研究生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不变
C.今年申请攻读博士研究生的人数是十年前的2倍左右
D.今年我国的博士研究生在研究生中仅占20%左右
正确答案:B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
论据:近十年来我国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持续增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获得博士学位难度是否发生变化,与题干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增加论据。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在研究生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不变,那么博士数量增加,可以得出研究生的数量增加,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申请攻读博士研究生的人数和获得研究生学位人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今年我国研究生人数中博士的比例,无法得出近十年人数是增加还是减少,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17、(单选题)自媒体,是指一个普通市民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并提供或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哪项行为没有涉及自媒体?
A.张教授将他的课件传到网上,供学生下载
B.小李在微博上与网友讨论食品卫生问题
C.小张将拍摄的“中国式过马路”用电子邮件发给网友
D.老刘浏览论坛上的关于春运的新闻
正确答案:D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普通市民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
②提供或分享自身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张教授属于“普通市民”,将自身课件上传网上,属于“提供或分享自身真实看法”,符合定义;
B项:小李属于“普通市民”,在微博上讨论食品问题属于“提供或分享自身真实看法”,符合定义;
C项:小张属于“普通市民”,将拍摄的“中国式过马路”发给网友,属于“提供或分享自身真实看法”,符合定义;
D项:老刘属于“普通市民”,但仅仅是浏览论坛的内容,并未体现“提供或分享自身真实看法”,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18、(单选题)已知有甲、乙、丙、丁四个数,甲、乙之和大于丙、丁之和,甲、丁之和大于乙、丙之和,乙、丁之和大于甲、丙之和。
根据以上请判断这四个数谁最小?
A.甲最小
B.丙最小
C.乙最小
D.丁最小
正确答案:B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条件为:①甲+乙>丙+丁;②甲+丁>乙+丙;③乙+丁>甲+丙。
整合条件为:①+②可得甲>丙,②+③可得丁>丙,①+③可得乙>丙,故丙最小。
因此,选择B选项。
19、(单选题)研究显示,在115摄氏度下,将甜玉米分别加热1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后发现,其抗自由基的活性分别升高了22%、44%和53%。因此,加热时间越长的玉米,抗衰老的作用越好。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无法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A.加热60分钟后,玉米抗自由基的活性反而降低了
B.与甜玉米相比,糯玉米在加热相同时间后,其抗自由基的活性增高的幅度很小
C.甜玉米是玉米中比较少见的一种,不具有代表性
D.对于玉米来说,并非是抗自由基的活性越高,其抗衰老的作用越好
正确答案:B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无法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加热时间越长的玉米,抗衰老的作用越好。
论据:在115摄氏度下,将甜玉米分别加热1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后发现,其抗自由基的活性分别升高了22%、44%和53%。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说明并不是加热时间越长,抗自由基活性越高,具有削弱作用。
B项:增加论据。“增高幅度小”仍然是有所增加,说明加热时间越长,抗自由基的活性越高,具有加强作用。
C项:削弱论据。用“比较少见”说明用甜玉米不具有代表性,即样本特殊,削弱原实验样本的科学性,具有削弱作用。
D项:切断联系。说明“抗自由基活性”和“抗衰老作用”之间没关系,切断了两者的联系,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B选项。
20、(单选题)泥土∶煅烧∶陶瓷
A.泥炭∶燃烧∶热能
B.玉石∶雕刻∶饰品
C.学生∶学习∶人才
D.粮食∶发酵∶白酒
正确答案:D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煅烧泥土”制成“陶瓷”,“煅烧”是方式,“泥土”是原材料,“陶瓷”是成品,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且整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燃烧”是方式,“泥炭”是原材料,但“热能”不是成品,排除;
B项:“雕刻”是方式,“玉石”是原材料,“饰品”是成品,但整个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排除;
C项:“学习”是方式,但“学生”不是原材料,排除;
D项:“发酵粮食”制成“白酒”,“发酵”是方式,“粮食”是原材料,“白酒”是成品,三者属于对应关系,且整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