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关于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的最高等级奖项
B.每年评选出两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本奖项
C.袁隆平是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D.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采取推荐制
正确答案:B
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新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第8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中国公民:(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分等级,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200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次出现空缺。201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第二次出现空缺。所以每一年度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并非一定为两名而是不超过两名,故B选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2、(单选题)“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是为皖南事变而作的题词。其作者是:
A.叶挺
B.周恩来
C.陈毅
D.毛泽东
正确答案:B
第一步,本题考查皖南事变。
第二步,皖南事变是抗战期间,国民党顽固派对华中的新四军所发动的一次突然袭击,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顶点。此题词是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所题,用以揭露皖南事变的真相。
因此,选择B选项。
3、(单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社会主义公有制
C.人民当家作主
D.按劳分配
正确答案:A
第一步,本题考查党政专题知识。
第二步,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三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所以中国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因此,选择A选项。
4、(单选题)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下列不属于“三件大事”的是:
A.完成了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C.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确答案:A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至1912年初,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中国共产党是在1921年成立的,当时还未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作用。
因此,选择A选项。
5、(单选题)城市首先是人的聚集,也来自人的聚集;城市的特质从来就是特定城市中人的群落性文化和精神的体现,它们是城市的活力之源,是城市的灵魂与核心。以城市主体人群的文化特质为核心的城市精神,其“现代性”关系着城市现代化的质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城市现代化必须增强城市成员对城市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B.城市现代化最终落实于人的现代化、市民精神的现代化
C.城市精神以城市文化为基础,表现为一种价值取向,一种城市主流追求
D.城市建设必须体现依靠人民、尊重人民、造福人民的“以人为本”的态度
正确答案:B
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个句话说城市聚集人,体现人的精神,介绍了人在城市中的作用。后文继续说以人群文化特质为核心的城市精神,关系着城市的质量。其实整个文段都是围绕“人”的精神对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性。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的总结归纳,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
6、(单选题)后来,他把木工手艺传给了女婿。女婿不负岳父的________,通过几年________的努力,技艺日益精进,终于成为________的能工巧匠。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希望卧薪尝胆大名鼎鼎
B.厚望锲而不舍名扬一方
C.愿望不离不弃闻名遐迩
D.期望日夜兼程名噪一时
正确答案:B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几年”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时间长,且搭配“努力”。B项“锲而不舍”指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置于此处,语意符合。A项“卧薪尝胆”指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语义过重,排除A项。C项“不离不弃”指永远在身边,永不分离,永不抛弃,一般搭配人,与“努力”搭配不当,排除C项。D项“日夜兼程”指白天黑夜不停地走,文段没有“赶路”的意思,且不能搭配“努力”,排除D项。答案锁定B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三空。第一空“不负厚望”搭配恰当;第三空“名扬一方”指名气大,用来形容女婿所取得的成就,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7、(单选题)媒体人并非正义化身,也无需对________键盘革命、引领所谓舆论导向自喜,但职业属性却赋予了其某些不可替代性:他们在记录社会中,也内蕴了“道成肉身”的向度;他们编织的或是琐屑文字、质朴真章,却是在________公众知情、监督等权利上的伤口。锁镣之下,他们唯有以某些刺破脓疮的尖锐为道场;________之中,他们不得不背起责任行囊……这些是宣传文本和养生帖无法代偿的社会价值溢出。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号召吮吸革新
B.发动舔舐鼎革
C.动员吮吸变革
D.策划舔舐改革
正确答案:B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该空搭配“伤口”。A项和C项“吮吸”指合拢嘴唇吸取液体或半流体,常与“乳汁”“营养”等搭配,不和“伤口”搭配,排除A项和C项。B项和D项“舔舐”指用舌头舔,搭配“伤口”正确。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该空搭配“革命”。B项“发动革命”搭配得当。D项“策划”指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定计划,不和“革命”搭配,排除D项。答案锁定B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鼎革”指鼎新革故(采取新的,去掉旧的),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8、(单选题)他们笔下的中国古建筑测绘图,一方面________了西方建筑学制图手法的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精神,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________了中国传统工笔和白描的技巧,更好地呈现出中国古建筑独特的美感,这在世界建筑史经典著作的插图中也可谓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秉承融入独树一帜
B.沿袭引进绝无仅有
C.接受发扬别具一格
D.承袭发挥可圈可点
正确答案:A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表达的是测绘图延续了“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精神”,故横线上填入的词语应体现“延续”之意,且需搭配“精神”。A项“秉承”指承受,承接;B项“沿袭”指集群中的某种行为方式传至下一代;D项“承袭”指继承、沿袭。三项均符合语境。C项“接受”指认同、采纳,没有“延续”之意,且“接受精神”搭配不恰当,排除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文段表述的是中国古建筑绘画运用中国的传统工笔白描技巧。A项“融入”指混入、融合,符合语境。B项“引进”指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多指新品种、新技术或资金,而“技巧”是不能引进的,排除B项。D项“发挥”通常跟“作用”和“功效”搭配,“发挥技巧”搭配不当,排除D项。答案锁定A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文段重点表达的是这种绘图手法的独特性,“独树一帜”指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9、(单选题)许多人文社科类著作因对人的处境有着真切的关心,对人的命运有深刻的认识,对人的内心经验有________的体谅,并精骛八极、________,因此都应成为我们阅读的重点。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同身受鞭辟入里
B.设身处地深入浅出
C.情真意切入木三分
D.细致入微入情入理
正确答案:A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与“体谅”搭配,A项“感同身受”强调自己虽未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与“体谅”搭配得当。B项“设身处地”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体谅”指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给以谅解。二者都有“设身处地”之义,语义重复,排除B项。C项“情真意切”强调感情、心意,多与“关心”搭配;D项“细致入微”强调描写、表演或者关心,连细小的问题都考虑到了,多与“照顾”“思考”搭配。二者均与“体谅”搭配不当,排除C项和D项。答案锁定A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鞭辟入里”指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即表明人文社科类著作思想深刻、分析透彻,符合文意,且照应前文“对人的命运有深刻的认识”。
因此,选择A选项。
10、(单选题)中国网民应该更加珍惜这种参政议政的方式,________“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发兴亡之言不叉腰________,写载道之文不偏激狭隘,做负责任、建设性的大国网民。
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A.杜绝谩骂
B.杜撰漫骂
C.杜绝漫骂
D.杜撰谩骂
正确答案:A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给出的选项均为动词,需搭配后文的宾语“不良行为”,根据第一空前文“应该”可知,第一空也应该是作者的呼吁,体现“不应该有”这一含义。B项和D项“杜撰”指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和D项。A项和C项“杜绝”指制止;消灭(坏事),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第二空的语境“发兴亡之言不叉腰________,写载道之文不偏激狭隘”这个句式一致的隐性并列以及后文“做负责任、建设性的大国网民”可知,作者的行文是一种理性、客观的语气,没有过分批评谁。A项“谩骂”指用轻慢、嘲笑的态度骂。C项“漫骂”指乱骂,语义过重,排除C项。
因此,选择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