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国考考试网为您发布公务员招录_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数据统计,同步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信息:2023国考报名入口。更多关于国考报名,2023国考报名数据,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国考报名入口的信息内容,请关注国家国考考试网以及国家华图,值得信赖!
公务员招录_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数据统计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截至2022年11月2日9点,23年国考全国达181.6万人报名,141.6万人通过审查;仍有192个职位无人报名,335个职位审查通过为零;全国平均竞争比38.2:1,职位最大竞争比是4512:1。温馨提示:离报名结束仅剩2天,请错过明天最后1天高峰期!
点击查询→报名人数统计详情
点击进入→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点击查询→热冷门岗查询
===2023国家公务员每日报名汇总===
===报名人数最多的十二大岗位===
===招考人数最多的十二大岗位===
===竞争最激烈的十二大岗位===
===审查合格最多十二大岗位===
===问答:公务员政审需要哪些材料?===
1、个人自传:包括个人成长经历及优缺点,从小学到大学及工作的简历、学习或工作期间所获表彰情况、家庭主要成员的信息
2、毕业证书原件、人事档案的存放地;
3、户籍证明材料;
4、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证明材料(应届生由学校、当地派出所出具;往届生由户口所在地村、社区、街道及派出所出具);
5、非警察类岗位只需开具父母及兄弟姐妹所在单位、村、社区、街道出具现实表现证明材料及所在地派出所的政审材料;
6、无犯罪记录证明等证明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省份所需要的材料也不一样,招考单位一般在招考信息中说明所需要的材料的,如果实在不清楚也可以打招考单位的电话询问。
以上是公务员招录_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数据统计的全部内容,更多国考报名,2023国考报名数据,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请继续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国家国考考试网及国家华图。
2022年相关考试试题:
35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下列有关“和”与“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为哲学概念的“和”与“同”早在先秦时期就被提出。其概念之争在西周末年早有记载
B.“和”与“同”在争论之初两者是相对立的,是孔子将其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
C.“和而不同”这一观点的提出本身就遵循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在争辩中的进步发展
D.“和”就是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统一;“同”就是不顾事物之间的差异一刀切地要求统一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根据记录周朝历史的《国语》记载可知,其概念之争在西周末年已有记载,符合原文,排除A项。B项“‘和’与‘同’在争论之初两者是相对立的”在原文中并无涉及,属于无中生有,与原文不符,当选。C项对应整个文段,文段首先提出“和”与“同”早在先秦就被提出,然后在其概念在西周有了记载,再然后孔子将其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和而不同”并具体论述。文段结构为“分—分”,全面概括为“和而不同”这一观点继承发展的过程,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对应“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符合原文,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