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笔试模拟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5.公共舆论是各种社会意见的集合,在不同意见表象的背后都有着内在的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2022-04-06 17:42

收藏

文章页
图书教材 备考网课 报岗指导 公告汇总

国考备考交流

微信扫一扫

及时获取考试资讯

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面试备考指导

  5.公共舆论是各种社会意见的集合,在不同意见表象的背后都有着内在的理性认知逻辑。再简单的意见都有其“道理”,并非只是人们情绪化的反映,情绪往往是伴随一定的认知逻辑出现的。就政府形象舆论而言,影响人们对政府评价的意见,除了个体的利益诉求和直接体验外,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人们对社会的基本认知态度和价值选择,这就构成了人们对政府形象认知的基础逻辑。当人们从自身的认知逻辑出发,能够对政府的行政作为进行合理的逻辑构架时,就可以得出积极的、肯定性的意见评价;而当人们无法从认知逻辑上对政府决策对其管理行为加以合理解释时,自然就会形成消极的、否定性的意见评价。

  这段文字主要评论:

  A.应从理性逻辑层面解读公共舆论

  B.公共舆论的形成有其内在逻辑基础

  C.应引导大众理性分析政府行政决策

  D.个体认知逻辑决定了对政府形象认知的差异

  5.答案:D

  解析:

  文段是典型的分总分结构,首句进行背景铺垫,告诉我们公共舆论的概念。接着引出文段观点,“基于人们对社会的基本认知态度和价值选项,构成了人们对于政府形象认知的基础逻辑”同意替换所以答案为D项。B项为干扰项,B项是对于前文背景铺垫的同意替换,不是重点内容,应予排除。A和C项,应该如何做是典型的引申项,主旨题不需要引申,直接排除。

文章页
华图在线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招警招教培训。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