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开通时间为1月份,请收藏本站,届时华图教育将会同步开通,方便广大考生查询自己的笔试成绩!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资讯,可关注华图教育官方网站:
【成绩查询】2022国考笔试成绩查询入口(同步开通)
【查询预约】2022国考笔试成绩查询预约入口(及时通知)
【进面分数线查询】历年国考笔试成绩进面分数线查询入口
【面试礼包】2022国考专岗面试礼包
【推荐课程】2022国考面试培训课程
一、面试资格复审的方式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方式一般有:本人到现场、邮寄、传真等。
现场:部分部门会要求考生在面试前一天或面试当天考试前将材料递交到面试部门进行资格复审。
邮寄:部分部门会要求考生在面试前通过邮政特快专递的方式将复审资料提交给面试部门进行复审。
传真:部分部门会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将复审资料通过传真的方式提交给面试部门进行资格复审。
二、需要提供的材料
注意:下列所列材料不是每个岗位全部要提供,根据报考的岗位不同,需要提交不同的资料,以报考部门发布的资格复审公告要求为准!
1、表格:报名登记表、报名推荐表(应届毕业生);
2、证件:准考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外语等级证或成绩单、职业资格证书等;
3、证明:同意报考证明、工作证明、学历学位证明、基层工作经历证明、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保证明、离职证明、待业证明等;
4、照片:免冠彩照。
5、 除上述材料外,考生需按照身份类别,提供以下材料:
应届毕业生提供所在学校加盖公章的报名推荐表(国家公务员局专题网站下载,须在备注栏注明培养方式),学校开具的2021年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学校成绩单。在国家规定的择业期内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的考生还应提供本人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声明。
社会在职人员提供所在单位盖章的报名推荐表。现工作单位与报名时填写单位不一致的,还需提供离职证明。
留学回国人员提供我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回国证明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大学生村官”项目人员提供由县级及以上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证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项目人员提供省级教育部门统一制作,教育部监制的“特岗教师”证书和服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鉴定表;“三支一扶”计划项目人员提供各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出具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人员提供由共青团中央统一制作的服务证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鉴定表。
三、有关资格复审的高频问答
1、确定进入面试,但招考单位没有电话通知我,怎么办?
考生确定进入面试,一般不会立即接到报考单位的电话通知,毕竟还有调剂环节。面试通知除了可能会是电话通知外,还有可能是各招录单位在网上单独发布,这些都需要考生多浏览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并保持电话畅通。如果考生心中有所疑问,可以直接与报考单位联系,询问相关事宜。各报考单位联系方式在招录职位表中都有详细说明。
2、报名时填的一些信息,现在找不到证明材料了,资格复审能过吗?
有些考生进入面试后,发现报名时填写的一些信息有误,如学士学位错写成了双学士学位、报名时不是党员现在是党员身份了等等,这些对资格复审有影响吗?还有就是报名时填的一些证书,现在找不到相关证明了,怎么办?公考通提醒考生,资格复审是由具体报考单位来组织安排的,如果考生对资格复审有任何疑问,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直接咨询报考单位,以报考单位答复为准。
3、面试排名比较靠后,想放弃面试,对以后的报考有影响吗?
想要放弃面试,又不影响后续公务员考试报考,要多加关注报考部门发布的面试公告,一般面试公告中都会有具体说明,告诉你怎么按照流程放弃面试。不然会记录到诚信档案中!
能够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实属不易,希望各位考生们能够面试、体检各个环节中,都要做到诚信考试,同时这也是作为一名公务员的基本道德品质。
2022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练习题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2021年12月4日,我们迎来了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值得一提的是,11月29日至12月5日是第四个“宪法宣传周”,主题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此为契机,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破浪前行,党领导人民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回顾我国宪法制度发展历程,现行宪法是1982年公布施行的,其前可追溯到1949年《共同纲领》和“五四宪法”,其后又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重要修正。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前不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成就时,明确“党领导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确立宪法宣誓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指出“通过宪法修正案”;强调“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正是因为全党上下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才真正为保证宪法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制度保障。
弘扬宪法精神,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十一个坚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这意味着,只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更好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谱写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
弘扬宪法精神,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牢固树立法治公信力。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今年的“宪法宣传周”活动除了举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报告会、国家宪法日座谈会等主场活动,还会开展7场主题日活动,分别为宪法进农村、宪法进社区、宪法进校园、宪法进机关、宪法进企业、宪法进军营、宪法进网络等。结合贯彻实施宪法的实践,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加大宪法知识普及力度和广度,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真正让遵守宪法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在新的起点上,全社会共同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严格遵守者、自觉运用者、坚定捍卫者,就能不断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创造新成就,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