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什么时候开始?这是很多考生最关心的问题,根据去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具体时间公告公布情况来看,今年国考面试时间大概率在2022年1月下旬。以下为去年国考面试时间汇总,供各位考生查看了解:
专业专项 | 面试时间 |
---|---|
中央党政机关 | 1月23日起 |
海事局 | 3月20-24日 |
统计局 | 3月23日 |
外交部 | 3月18-24日 |
税务局 | 3月29日-4月2日 |
海关 | 3月20-23日 |
科技部 | 3月16-17日 |
商务部 | 1月27-29日 |
审计署 | 2月28日 |
铁路公安 | 3月30日 |
银保监会 | 3月20日 |
证监会 | 3月20日 |
出入境 | 2月27日-3月1日 |
消防 | 3月8-17日 |
知识产权局 | 3月24-26日 |
其他部门 | 1月31日起 |
【面试礼包】2022国考专岗面试礼包
【推荐课程】2022国考面试培训课程
【成绩查询】2022国考笔试成绩查询入口(同步开通)
【查询预约】2022国考笔试成绩查询预约入口(及时通知)
【进面分数线查询】历年国考笔试成绩进面分数线查询入口
【成绩查询】2022国考笔试成绩查询入口(同步开通)
【进面分数线查询】历年国考笔试成绩进面分数线查询入口
【面试礼包】2022国考专岗面试礼包
【推荐课程】红领决胜 | 红领尊享 | 红领培优 | 培优基地
国家公务员面试主要采取的是结构化的面试形式,但是!不是所有岗位!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了解清楚你所报考的岗位历年来的面试形式,这样不至于在提前报班学习的时候出现报错班的情况,以前就出现过报了结构化面试班的同学,半路退学再报无领导小组的情况。
国考面试的形式主要有结构化、无领导小组和结构化小组三种形式。很多同学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结构化面试,国家统计局、出入境检验检疫、海事局、铁路公安等系统往年都采用这种形式。结构化面试也被称为标准化面试,它的考题、考官组成、打分以及面试流程都能够根据统一的程序进行,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而且能最大程度确保考试的公平性,所以它是国考中最常见的面试形式。
结构化面试可以分为考官读题和考生自己看题两种形式,面试中一般会给出3-5个题目,考生一个一个地回答,整个过程除了主考官会介绍面试情况和读题外,其他考官都不会发言,也不会和考生交流,个别系统的考官会在考生回答完之后进行追问。同一系统的考生一般是一天一套题或者一天两套题,上午一套下午一套,题目难易程度相当。
无领导小组是个别部门采取的面试形式,比如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林业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税总局税务司在2018年采用的就是这种面试形式。
无领导小组面试,就是让5-9个考生组成一个小组,在一定时间内讨论一个与工作相关的话题,整个过程中考官都不会参与其中,也不会指定谁是组织者,让考生自行安排,考官通过观察考生在讨论过程中的情况和具体发言内容进行打分。当然,考生组成、题目都是由考试方提前安排的,不同岗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不同,所以并不都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并不是话最多,表现最积极的就能拿高分,这些都有很多窍门,考生们一定要充分准备。
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是国考面试中出现最晚,也是考生们最陌生的。2018年各省市国税局面试中采用的就是这种形式,所以今年报考税务局的同学们,敲黑板啦!结构化小组一般是以3个人为一组,根据结构化面试的形式依次回答同一套题目(每道题首先回答的考生顺序不同),在第三位同学答完之后,三位考生相互点评和并对他人的点评进行回复,考官根据考生的回答和点评进行打分。
很显然,结构化小组面试比结构化面试更难,对考生的答题内容要求更高,以前的套路式答题更加没有优势,因为可能你准备好的内容,前面的同学正好已经答过了。结构化小组面试对考生的心理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更高,考生一定要答出其他两位考想不到的亮点,才能在考场中拿高分。
如何答出亮点呢,其实对于同一个题目,同学们都应该站在自己所报考岗位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这样才能答出不一样的内容。其实近年来国考中也出现了很多与公务员实际工作场景的题,对考生的工作实务能力要求更高。
2022国考面试热点之数字化人才培养
【试题模拟】
随着互联网等经济的进一步深入,数字化成为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在此种背景下, 某地 拟计划3年内培养数万名数字人才储备军。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如此注重数字化人才培养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当前数字化经济对传统行业的深 远 影响。随着近年来5 G 网络 、 5 G 技术的普遍应用 和 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各类产业与数字化结合 更加紧密 ,而数字化人才是助 推数字 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发展要素,重视对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是符合当前经济发展实际的一项明智举措。
第一,提前储备好数字化方面的高质量人才,是把握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表现。聚焦数字化等专门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和 升级 ,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另一方面,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也可以形成相应的数字化团队和人才队伍,进一步促进企业战略制定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 的提高 ,进一步推动企业 进行 数字化转型。
第二,在 企业 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当中, 助推 数字化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 数字化发展 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寻求数字化的转型和融入也并不是简单的数据化。在企业的数字化竞争愈加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下,最为缺乏的还是了解、熟悉数字经济的相关优秀人才。除了人才的紧缺之外, 企业 在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上也存在一定 的 问题和困难。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完善 , 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数字化人才的供给和输送,进而制约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第三,对于数字化人才的紧缺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进行突破。首先,制定数字化人才培养的计划和方案 , 这 需要结合各区域、各地区以及各大城市的基础条件。比如在拟定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可以紧密结合当地的科研院校资源、产业资源 , 进一步 考 察 当地的市场需求,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衡量,从而预估所需的相关数字化人才的缺口,制定培养方案;其次,可以与高 校 开展合作,适当建设适量的数字化训练基地,进一步加强产、学、 研 的结合,在夯实数字化人才理论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数字化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可以推动高校人才参与相关的考证、培训和进修等活动,完善高校数字化人才就业渠道,以产业发展和人才就业为导向,为企业持续输送数字化高、精、尖人才,助 推企业 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
我相信,在数字化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通过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在多 措 并举的条件下,一定可以打通数字化人才从学校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企业数字化发展和人才发展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