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大概率在2022年1月下旬,主要是因为去年国考笔试成绩查询时间和今年国考笔试成绩查询时间都一样在1月份,而去年国考面试时间最早公布的单位是中国人民银行,面试时间在2021年1月23-24日,所以希望考生们不要呆呆等着国考笔试成绩出来,有信心能进面的考生要提前做好面试备考,要先了解自己所报部门职位近年来的面试信息,包括面试方式、面试考官人数、题目难度和数量、出题风格等。虽然大部分公务员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的方式,但也有部分地区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或情景模拟等方式。考生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所报部门采用的面试方式,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做到事半功倍。
【面试礼包】2022国考专岗面试礼包
【推荐课程】面试测评 | 专岗专训 | 面试图书 | 面试网课
【成绩查询】2022国考笔试成绩查询入口(同步开通)
【进面分数线查询】历年国考笔试成绩进面分数线查询入口
国家公务员面试主要采取的是结构化的面试形式,但是!不是所有岗位!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了解清楚你所报考的岗位历年来的面试形式,这样不至于在提前报班学习的时候出现报错班的情况,以前就出现过报了结构化面试班的同学,半路退学再报无领导小组的情况。
国考面试的形式主要有结构化、无领导小组和结构化小组三种形式。很多同学比较熟悉的应该是结构化面试,国家统计局、出入境检验检疫、海事局、铁路公安等系统往年都采用这种形式。结构化面试也被称为标准化面试,它的考题、考官组成、打分以及面试流程都能够根据统一的程序进行,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而且能最大程度确保考试的公平性,所以它是国考中最常见的面试形式。
结构化面试可以分为考官读题和考生自己看题两种形式,面试中一般会给出3-5个题目,考生一个一个地回答,整个过程除了主考官会介绍面试情况和读题外,其他考官都不会发言,也不会和考生交流,个别系统的考官会在考生回答完之后进行追问。同一系统的考生一般是一天一套题或者一天两套题,上午一套下午一套,题目难易程度相当。
无领导小组是个别部门采取的面试形式,比如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林业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税总局税务司在2018年采用的就是这种面试形式。
无领导小组面试,就是让5-9个考生组成一个小组,在一定时间内讨论一个与工作相关的话题,整个过程中考官都不会参与其中,也不会指定谁是组织者,让考生自行安排,考官通过观察考生在讨论过程中的情况和具体发言内容进行打分。当然,考生组成、题目都是由考试方提前安排的,不同岗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不同,所以并不都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并不是话最多,表现最积极的就能拿高分,这些都有很多窍门,考生们一定要充分准备。
结构化小组面试形式是国考面试中出现最晚,也是考生们最陌生的。2018年各省市国税局面试中采用的就是这种形式,所以今年报考税务局的同学们,敲黑板啦!结构化小组一般是以3个人为一组,根据结构化面试的形式依次回答同一套题目(每道题首先回答的考生顺序不同),在第三位同学答完之后,三位考生相互点评和并对他人的点评进行回复,考官根据考生的回答和点评进行打分。
很显然,结构化小组面试比结构化面试更难,对考生的答题内容要求更高,以前的套路式答题更加没有优势,因为可能你准备好的内容,前面的同学正好已经答过了。结构化小组面试对考生的心理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更高,考生一定要答出其他两位考想不到的亮点,才能在考场中拿高分。
如何答出亮点呢,其实对于同一个题目,同学们都应该站在自己所报考岗位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这样才能答出不一样的内容。其实近年来国考中也出现了很多与公务员实际工作场景的题,对考生的工作实务能力要求更高。
日前,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十八连丰”,令人振奋!
【参考观点】
粮食生产“十八连丰”,中国人端稳中国饭碗更有底气。全年粮食丰收来之不易。这一成绩是在“十七连丰”的高起点上取得的,广大农民闯过重重关口,克服了倒春寒、病虫害、抗倒伏、洪涝、阴雨、旱情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用辛勤劳动收获了沉甸甸的丰收果实,充分表明我国粮食生产抗风险性在增强。牢牢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我们就有了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强大底气。
粮食生产“十八连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正越走越宽、越走越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懈。从层层压实责任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到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见效,再到各项稳粮增收、惠农富农好政策,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一系列“组合拳”,在各个环节加强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不仅进一步增强了粮食生产防灾减灾、抗风险能力,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大国粮仓持续稳固,更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筑牢了基础。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的粮食供求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仍然需要对粮食安全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不能高枕无忧,要未雨绸缪、永不松懈、久久为功,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危机意识之下,既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也要立足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齐种业发展短板,才能在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时赢得更大的主动权,才能在更高水平上筑牢保障粮食安全的根基。
仓廪实,天下安。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再获丰收,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也必将书写出中国粮食安全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