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内蒙古省考成绩查询入口已经开通!考生可点击下方链接进入内蒙古省考成绩查询专题页面! 内蒙古省考成绩查询,内蒙古省考分数线,内蒙古省考面试培训等欢迎关注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
2020内蒙古省考成绩查询入口>点此进入 | |||||||
考区 | 成绩查询 | 面试礼包 | 考区 | 成绩查询 | 面试礼包 | ||
呼和浩特 | 点击查询 | 点击领取 | 呼伦贝尔 | 点击查询 | 点击领取 | ||
包头 | 点击查询 | 点击领取 | 巴彦淖尔 | 点击查询 | 点击领取 | ||
乌海 | 点击查询 | 点击领取 | 乌兰察布 | 点击查询 | 点击领取 | ||
赤峰 | 点击查询 | 点击领取 | 锡林郭勒 | 点击查询 | 点击领取 | ||
通辽 | 点击查询 | 点击领取 | 阿拉善 | 点击查询 | 点击领取 | ||
鄂尔多斯 | 点击查询 | 点击领取 | 兴安盟 | 点击查询 | 点击领取 | ||
内蒙古公务员成绩查询入口<<< |
(一)2020年内蒙古省考成绩是如何计算的?
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成绩是按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成绩各占50%的比例合成笔试成绩。
2020内蒙古省考成绩的计算方法如下:
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50%+申论成绩×50%
报考公安系统职位人员的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40%+申论成绩×40%+公安专业知识成绩×20%
根据有关规定,对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报考者,在笔试成绩上加2.5分予以照顾。
(二)2020年内蒙古省考笔试合格分数线是如何划定的?
由自治区公务员主管部门研究确定最低合格分数线。对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等,视情况在划定最低合格分数线时予以政策倾斜。
(三)2020年内蒙古省考面试推荐:
>>>2020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1元面试大礼包!限时优惠领取
>>>2020年内蒙古省考翻盘计算器(测测你需要多考几分才能逆风翻盘!)
(四)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面试指南
内蒙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需要带哪些资料?
报考者须持《资格复审及面试通知书》(一式二份),《报名登记表》(一式二份),身份证(护照)原件及复印件,户口簿原件及户口簿首页、户主页和本人页复印件或户口所在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非应届毕业生参加复审前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下载打印。提醒:学信网上无法下载打印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请于资格复审前一个月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或颁发学历的高校所在省市教育厅进行学历认证,同时下载打印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报考职位要求的其他有关证件和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参加资格复审。
(五)常见公务员结构化面试模拟解析
基层干部要跟群众打成一片
【模拟题】
基层工作需要与群众打交道,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只要深入群众、与群众搞好关系,就可以做好工作。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基层工作人员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多、最紧密的一群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处理的都是与人民群众有关的大大小小的事宜,所以与人民群众打好交道,是身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但若只是一味地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做事没有原则性,对待工作马马虎虎,不仅不能拉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反而会疏远彼此的关系,还会违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有效解决群众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事情。就拿扶贫工作来说,许多地方在推行扶贫政策时给村民送钱送物,的确解决了村民的一时之需,也让村民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但是这并不能帮助村民完全摆脱贫困的现状。现在国家大力推行精准扶贫,主张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因地制宜地,为群众找到更长远的发展方式,才能让他们真正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
为此,我认为要想做好基层工作,仅仅靠与群众搞好关系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注意运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勤学,不松懈。我们不仅要学习基层工作业务知识,不当门外汉,通过业务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拓宽自己的工作思路;还要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认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使自己由不熟悉到逐步掌握和精通一些适合当地的实用技术。
其次要多思,不糊涂。我们要时刻秉持国家观念、全局观念,时常有一种紧迫感;要思工作中的“难事”,在工作中,由于各村、各社区情况千差万别,在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难事。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干部反复做思想工作,帮助其转变观念;要思考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干群关系,阻碍工作的开展。
最后要务实,不空谈。一是要讲实际,明实情。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二是要讲实干,求实效。将有限的人、财、物用于职责范围内,解决急需且难以解决的问题。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组织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融为一体,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三是要讲创新,求突破。在工作中要克服求稳怕乱的思想,打破常规思维方式,敢想敢干;注重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开创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