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安徽华图

首页 > 安徽华图

2023年湖北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准考证打印|湖北人事考试网

湖北三支一扶招聘网 | 2023-05-16 10:05

收藏

  湖北三支一扶招聘考试网为您发布2023年湖北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准考证打印|湖北人事考试网,同步湖北三支一扶招聘网信息:2023三支一扶招聘准考证。更多关于湖北三支一扶准考证,2023湖北三支一扶考试,湖北三支一扶招聘准考证的信息内容,请关注湖北三支一扶招聘考试网以及湖北华图,值得信赖!

2023年湖北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准考证打印|湖北人事考试网

  2023湖北三支一扶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考生在2023年5月16日10:00至5月20日09:30期间都可打印准考证!为方便考生打印准考证,华图教育同步湖北三支一扶招聘网开通2023湖北三支一扶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2023年湖北三支一扶招聘考试准考证打印https://ah.huatu.com/zt/hbszyfzkzdy/

  打印准考证

  资格审核通过的报考人员,于5月16日10:00至5月20日09:30登陆湖北省人事考试网报名系统,下载打印本人《准考证》(使用A4纸打印,黑白、彩色均可,保证字迹、照片清晰)。

  准考证是参加笔试、资格复审、面试等环节需要出示的凭据,请报考人员妥善保管或打印多份留存。

  招募考试

  本次公开招募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由省“三支一扶”办统一组织,在武汉举行。面试由各市州“三支一扶”办分别组织实施。

  1.笔试安排。考试时间为2023年5月20日09:00至11:00(120分钟),笔试科目为《综合能力测试》,主要考察报考人员所应具备的行政职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基本素质。满分为100分,采取闭卷方式进行(本次考试不指定辅导用书、不开展辅导培训),考试地点及注意事项详见《准考证》。考试时报考人员需持本人《准考证》、有效身份证原件或有效期内临时身份证原件进入考场。

  笔试成绩于2023年6月上旬发布,报考人员可登录湖北省人事考试网查询笔试成绩。笔试阅卷采用客观题机器评卷和主观题网络评卷,没有人工登分、加分过程,除零分、缺考等特殊情况外,不接受考生查分申请。最低合格分数线由各市州“三支一扶”办划定,在资格复审公告或面试公告中一并发布。

  2.资格复审。根据报考人员笔试成绩,按照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面试资格审查的人员名单。不足1:3比例的,按实际参考人数确定。如多人笔试成绩相同且同时进入1:3的,一并进入面试资格复审。进入面试资格复审人员下载打印《2023年度湖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登记表》(湖北省人事考试网下载填写,一式五份,正反面打印)。面试前,各市州“三支一扶”办对入围面试人员进行资格复审,须查验报考人员身份证、学历证书原件及《2023年度湖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登记表》。不符合招募条件的,取消面试资格。报考人员未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面试资格复审的,视为自动放弃面试,并在同岗位达到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人员中,按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3.面试安排。面试时间及地点由各市州“三支一扶”办另行通知。笔试、面试成绩和总成绩均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总成绩=笔试成绩×50% + 面试成绩×50%。同一职位报考人员总成绩名次出现末位并列的,笔试成绩高的报考人员进入下一环节。笔试、面试成绩均相同的,按照脱贫户家庭(含监测对象)优先、回原籍优先、专业对口优先、党员优先、学历高优先的原则确定人选。笔试和面试结束后,各市州自行公示进入体检环节人选,空缺岗位由省“三支一扶”办进行统一调剂递补,请报考人员保持通讯畅通。

  报考人员在考试特别是资格审查、面试和递补期间请保持通讯畅通,通讯方式变更后,应主动告知招募机关,避免错失录用机会。

  2023湖北三支一扶笔试培训课程

  2023湖北三支一扶笔试图书教材

  以上是2023年湖北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准考证打印|湖北人事考试网的全部内容,更多湖北三支一扶准考证,2023湖北三支一扶考试资讯请继续查看:湖北三支一扶招聘网、湖北三支一扶招聘考试网及湖北华图。

  2023年相关考试试题:

  44 、在中国,大家非常明显地感觉网络民意代表了民意。所谓网络民意其实非常复杂,通过研究,可以证实网民的统计学构成跟整个中国人群统计学构成是不同的,如果把网络民意直接等同于当今社会民意的话,其实有点像把一个城市里的富人区视为整个城市的代表。常上网的人都知道,这里大多数人是沉默的,只有少部分人是积极的参与者,大声喧哗的其实永远是少数人,然而就是这些少数人决定了网络议题的走向,给人造成一种感觉,似乎这些人代表了网络民意,再推广一下的话,似乎代表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民意。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调查网络民意需要科学分析网民的统计学构成
B.通过网络进行社会民意调查的方式不够科学
C.对网络民意应理性分析和全面认识
D.网络议题的走向不应由少数人决定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一个普遍的观点:网络民意代表民意。接着用“通过研究”引出作者对这一观点的不同看法,即“网民的统计学构成跟整个中国人群统计学构成是不同的”。最后解释论证“网络民意代表民意”的想法是不合理的。由此可知,作者认为网络民意并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民意,要正确认识网络民意和整个社会的民意的关系。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