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网同步军队人才网考试动态信息:军队人才网_全军2023招聘文职人员岗位表查看入口,2023军队文职招聘职位表。更多关于2023年军队文职职位查询,2023军队文职职位表下载,国家军队文职官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网以及国家华图教育!
军队人才网_全军2023招聘文职人员岗位表查看入口
2023军队文职考试职位表已发布!方便广大考生查看,华图教育同步国家军队文职官网更新2023年军队文职考试职位表,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更多军队文职考试相关信息,请关注华图教育官方网站。
2023军队文职考试职位表下载https://ah.huatu.com/zt/jdwzzwb/
2023军队文职考试职位表信息检索库https://ah.huatu.com/zw/jdwz/
【答疑解惑】在社会上工作过,文职报名可以算基层工作经历吗?
2023年军队文职报考提前知,在报名时会有对基层工作经历的要求,那什么是基层工作经历呢?象有些小伙伴已在社会上工作过几年,这样的算是基层工作经历吗?
如在军队文职职位表中就有这样的描述:(该职位需要)具有1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具有两年(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1年、两年、三年……是如何计算的?
起始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
截止时间又是那一天?
哪些工作算基层服务经验?
一、基层工作经历
1.18岁及以后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或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
2.基层工作经历特指在中国基层工作的经历,在国(境)外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均不算为基层工作经历。
3.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
4.普通招生计划的大中专毕业生在校期间参与的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实践,不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在职攻读成人教育学历的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相重合的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5.已经离校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到企业、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6.对于具有服务基层“四个项目”(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经历的人员,其基层服务经历也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7.按照国家的规定,未在村(社区)组织中工作的务农人员不属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但云南省为保障务农人员报考公务员的渠道畅通,视务农经历为基层工作经历。
8.类似于务农人员,州(市)级及以上机关工勤人员在报考公务员时,其工勤人员身份的工作经历可以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9.曾是公务员现已不具有公务员身份且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其曾在县级及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视同为党政机关)的工作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二、基层年限如何判定
基层工作时间的计算精确到月,工作未满1个月的按1个月计算。自基层工作起始月起算,截至基层工作结束月,每满12个月累加为1年(起止月均可按一个整月计算)。
三、什么工作条件下不能算基层工作经历?
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也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工作之后取得全日制学历的,全日制学习时间不计入基层工作经历时间。
==推荐==
以上是『国家军队文职招聘职位表』军队人才网_全军2023招聘文职人员岗位表查看入口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023年军队文职职位查询,2023军队文职职位表下载,国家军队文职官网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军队文职招聘考试网,及关注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2023年相关考试试题:
104 、东亚人看起来更谦虚,但心理学研究表明,和接受其他文化熏陶的人相比,他们也一样充满骄傲和自信。某研究团队招募了40名志愿者参与研究,其中一半来自东亚国家,剩下的来自西方国家。他们向这些志愿者展示大量正面和负面的词语,并询问他们哪些形容词适合自己,结果,志愿者们无论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他们倾向于用更多正面的形容词来描述自己,认为一些较为负面的特征不适合自己。研究者认为,这表明参与测试的人无论具有何种文化背景,他们同样都有美化自己的动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东亚人习惯负面评价自己,而西方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言过其实
B.当志愿者被要求用正面词汇形容自己时,他们的反应都是一样的
C.东亚人谦逊只是一种文化惯例,他们有着和西方人一样的自尊心
D.研究发现,无论来自何种文化背景,志愿者们的脑电波都很相似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无论具有何种文化背景,他们同样都有美化自己的动机。
论据:志愿者们无论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他们都倾向于用更多正面的形容词来描述自己,认为一些较为负面的特征不适合自己。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东亚人习惯负面评价自己,而西方人往往言过其实,说明东亚人和西方人并不都有美化自己的动机,具有削弱作用。
B项:无关选项。要求用正面词汇形容自己,他们的反应一样,并不能说明他们是否都具有美化自己的动机,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不明确项。东亚人与西方人具有一样的自尊心,有自尊心与是否会美化自己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不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脑电波相似与是否具有美化自己的动机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