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的七十二候,是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一候豺才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哲虫咸俯。”意思是指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哲虫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进入冬眠状态。这些物候特征对应的节气是( )。
A.立冬 B.霜降 C.秋分 D.冬至
【答案】B
【解析】古代将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故本题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