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预计在2022年10月中旬开始,广西华图现提供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预约服务,公告发布后发送短信通知,让您放心等考,安心备考! >>一键预约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提醒服务,希望能够给考生带来帮助。
【公告预约】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入口(短信通知):https://gx.huatu.com/zt/gkggyy/
【历年分数】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历年进面分数查询(点击查询):https://gx.huatu.com/zt/gxgkzwk/
2023国家公务员公告公布预计时间于10月中下旬,以下为去年国考时间安排,各位考生可参考了解下: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
公布时间:2021年11月14日
报名时间:2021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
查询资格审查结果:2021年10月15日至10月26日
职位改报时间:2021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
查询报名序号:2021年10月28日8:00后
报名确认并缴费:2021年11月1日0:00至11月7日 24:00
办理报名确认和减免费用手续:2021年10月31日以后
网上打印准考证:2021年11月22日0:00至11月28日12:00
笔试时间:2021年11月27日下午-11月28日
查询笔试成绩和最低合格分数线:2022年1月
相关面试:另行通知
【往年国考时间安排信息汇总】
往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表汇总(2016-2021) | |||||||
年份/公告 | 公告发布时间 | 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确认/缴费时间 | 打印准考证 | 笔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
2022 | 2021.10.14 | 点击下载 | 10.15-24 | 11.1-7 | 11.22-28 | 11.28 | 2022.1.9 |
2021 | 2020.10.14 | 点击下载 | 10.15-24 | 11.1-7 | 11.23-29 | 11.29 | 2021.1.10 |
2020 | 2019.10.14 | 点击下载 | 10.15-24 | 10.31-11.6 | 11.18-24 | 11.24 | 2020.1.7 |
2019 | 2018.10.21 | 点击下载 | 10.22-31 | 11.8-14 | 11.26-12.2 | 12.2 | 2019.1.17 |
2018 | 2017.10.28 | 点击下载 | 10.30-11.8 | 11.17-11.22 | 12.4-10 | 12.10 | 2018.1.24 |
2017 | 2016.10.13 | 点击下载 | 10.15-24 | 11.2-7 | 11.21-27 | 11.27 | 2017.1.9 |
2016 | 2015.10.13 | 点击下载 | 10.15-24 | 11.2-7 | 11.23-29 | 11.29 | 2016.1.29 |
国考礼包:2023版国家公务员考试精华版4本套
推荐教材:【精华版】2023版国家公务员考试教材+历年4本套 | 更多
推荐网课: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金榜套题刷题班 | 更多
【国家公务员常见问题答疑】
1、对违纪违规行为将如何处理?
在本次招考中,考生有违反报考规则和管理规定行为的,将由公务员主管部门、招录机关或者考试机构按照管理权限采取纠正、批评教育、答卷不予评阅、当科考试成绩为零分、终止录用程序等方式进行现场处置或者事后处置。
考生有隐瞒真实信息、弄虚作假、考试作弊、扰乱考试秩序等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情节较轻的,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考试成绩无效、取消资格等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五年内限制报考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终身限制报考的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
上述情况公务员主管部门、招录机关或者考试机构将视情向考生所在单位(学校)通报。
2、对雷同答卷如何处理?
在阅卷过程中发现报考者之间同一科目作答内容雷同,并经阅卷专家组确认的,视为违反了报考规则和管理规定,由具体组织实施考试的考试机构按照当科考试成绩为零分进行事后处置。报考者之间同一科目作答内容雷同,并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其作弊行为成立的,按照违反录用纪律行为严肃处理。
【国家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人类许多古老文化在与时间的拔河中没能挺到最后。中国的文化资源在历史长河中究竟________了多少,恐怕没有人能估量得出。在被________扫荡过无数次的非洲大陆,人们只能在废墟中凭吊和猜测辉煌的古代文明了。( )
A.流失 饥饿
B.流逝 饥馑
C.流逝 饥饿
D.流失 饥馑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近义实词的填空。
“流逝”指像流水一样消逝,而“流失”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题干中的中国文化资源明显用“流失”更合适;“饥馑”是饥荒的书面用法,说明存在着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符合上下文的语言色彩。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