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公务员地方公务员

首页 > 广西快讯 > 地方公务员

2022下四川省考笔试内容要考什么?

未知 | 2022-09-27 21:26

收藏

文章页

  2022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内容:笔试科目是行测(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判断推理、常识判断等)、申论(归纳概括、贯彻执行、提出对策、文章写作等)。

  最新的四川公务员公告在哪里查看?

  一般情况,如果是各个地市招录公务员,其招录公告会在地市人事考试网或者各地市组工网发布,如果是省直单位,其招录公告一般会发布于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首页"人事考试"专栏(http://202.61.89.231/)。招考职位表同招考公告一起发布。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告什么时候公布出来?

  根据历年四川省考及四川官方的信息,可以大胆预测今年下半年四川公务员公告将在9月底或十月国庆节后出公告,笔试预计将在10月或11月举行。广西华图特地整理了以下相关公告的信息,希望对各位考生们有帮助。

四川省考公告职位表汇总(2018年-2021年)
年份 公告发布时间 报名时间 笔试时间
2022下半年 预计9月 预计9月 预计10月
2021下半年 10月12日 10月14日-10月20日 12月18日-19日
2020下半年 10月28日 10月30-11月5日 12月5-6日
2019下半年 9月16日 9月18日-9月24日 11月9日-10日
2018下半年 11月20日 11月21日-11月27日 12月22日-23日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

  (一)报考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年龄在18至35周岁,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的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时间计算均为截止到报名第一日)。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所对应的专业。

  7.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二)报考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

  3.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4.在公务员招考中违纪违规尚在禁考期内的人员。

  5.被辞退未满五年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6.在职(含试用期内)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7.现役军人。

  8.在读的非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

  9.具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三)除本方案已明确的时间外,报考者其他报名资格条件取得时间,均截止于报名第一日。  

2022四川省考练习题

  可能性推理是区公务员考试中的重点,也是各位考生比较头疼的一个部分,其实对于可能性推理部分是有技巧的,其中一个就是可以排除迷惑选项,华图教育将为大家讲解两种迷惑选项。

  一、偷换概念

  1.含义:偷换概念指将一些貌似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

  2.例子:题目里说“吃水果能够有效的预防癌症”。

  选项里说“吃水果能够有效的治疗癌症”。

  3.解释:预防癌症和治疗癌症含义不一样,一个是在癌症发生前,一个是在癌症发生后。

  【例题】统计数据表明,最近几年来,M大学师生从校图书馆外借出的书籍数量逐年递减,不过由此还不能得出M大学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在逐渐递减的结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推论?

  A. 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其实很难统计

  B. 虽然M大学图书馆的图书外借量在逐年递减,但统计数据表明,刷卡进入图书馆的师生人数却在逐年递减

  C. 不仅图书的外借量,而且M大学举办的讲座数量也在逐年下降

  D. 最近几年,M大学的师生通过互联网借阅校图书馆的电子书数量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答案】B。参考解析:加强型题目。A:利用率难以统计:诉诸无知,无法说明利用率的变化。B:刷卡进入图书馆的人多:直接来看书,提高了利用率,事实论据来加强。C:讲座数量下降:讲座与结论的藏书无关。D:电子书利用率高:偷换概念,结论指的是藏书,无关。说明图书馆藏书利用率没有递减的是B选项,故答案选B。

  二、不当类比

  1.含义:是用不恰当的类比推论而得出不恰当的结论。

  2.常见形式:题干中往往是对某主题进行分析,选项中会出现与题干主题类似的特征

  【例题】为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甲地劳动部门为外出务工人员“量身定制”了务工维权卡,把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纠纷解决的步骤,咨询电话等内容编印在卡上,利用春节期间发放到外出务工人员手中。一旦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就可凭务工维权卡高效便捷地到务工所在地的劳动部门申诉解决。以下最有助于务工维权卡取得实效的一项是()。

  A.乙地劳动部门的类似举措已经取得成功

  B.该项举措得到甲地劳动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

  C.甲地劳动部门与务工人员所在地的劳动部门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D.务工人员所在地的劳动部门为持有务工维权卡的务工人员无偿提供全方位服务

  【答案】D。参考解析:A项“乙地劳动部门的类似举措已经取得成功”和甲地的情况无关,不能说明有助于甲地务工维权卡取得实效。属于不当类比。B项“领导的大力支持”和C项“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对务工维权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但不能直接推出可以保障务工维权卡取得实效,D项说明所在地的劳动部门无偿为持卡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直接说明了可以通过务工维权卡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最有助于务工维权卡取得实效。故正确答案为D。

》》》推荐学习:[全新升级版】第17版名家讲义配套题库12本套(5100题)

商品图

》》》推荐学习:公考口袋书10本(行测+申论)

商品图

》》》推荐学习:2023第17版华图名家 申论考前必做100题(题本+解析)

商品图

文章页
华图在线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招警招教培训。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