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发布国家公务员局_2023年国考报考条件?,同步国考录用系统信息:2023国家公务员报考条件。更多关于国考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报考条件,国家国家公务员报考条件的信息内容,请关注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国家华图,值得信赖!
国家公务员局_2023年国考报考条件?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暂未公布,公告预计将在10月发布,届时华图教育将同步国考录用系统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更新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等相关招考信息,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https://ah.huatu.com/zt/gkksgg/
由于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暂未公布,现提供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条件相关内容,各位考生在公告发布之前也要好好备考哦:
一、报考条件
报考者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5年10月至2003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2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0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高校应届毕业生。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条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地、州、盟)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市(地、州、盟)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国庆假期在即,图图为你带来华图最新国考备考课程,带你国庆轻松抢跑!
更多备考资料请点下方链接哦~
以上是『国家国家公务员报考条件』国家公务员局_2023年国考报考条件?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国考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报考条件,国考录用系统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及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22年相关考试试题:
57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构建和谐社会,光靠行政命令与严厉的执法是不行的。以和为贵的思维与长期不懈促进互信的举措,都是值得大力鼓励的。
B.在就业难的大环境下,相当多的应届毕业生认同“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先抢到个“饭碗”,工作几年后,再换一份待遇更高的新工作。
C.对于许多城市的限购政策到期之后是否持续,一些地方政府态度暖昧,三缄其口,骨子里所想的,无非是取消“限购令”,迎接房地产业所谓的“春天”。
D.周立波在他主持的节目《壹周立波秀》里批评了很多人。他的言辞虽然尖刻甚至偏激,但是谁又能否认他说的没有道理呢?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有语病的一项。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B项和C项均语意明确,没有语病。D项根据转折关联词“虽然……但……”可知,后半句要表示肯定,即“他说的有道理”。但后半句“肯否不当”造成病句,“否认”为第一层否定,“没有”为第二层否定,反问句表示第三层否定,三重否定表示否定,意思是“他说的没有道理”,与文意不符。
因此,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