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师招聘

首页 > 试题资料 > 教师招聘

高中历史《孔子和老子》答辩

华图教师资格考试网 | 2022-04-21 10:50

收藏

文章页

  高中历史《孔子和老子》答辩

  一、请结合《论语》谈一谈你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

  【参考答案】

  1.教学内容广泛。孔子不仅仅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强调道德教育任务。

  比如我们熟悉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等,这些内容其实都是孔子在日常教育中向其弟子强调道德、品行重要性的表现。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学生曾子也注重自身道德修养,说出了“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言论。

  2.孔子在教学上不是一味的灌输知识,而是善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比如《论语》中提到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夫子循循然善诱人”等;告诫学生要学思结合,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到了温故知新的重要性,强调“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另外孔子还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主张“因材施教”。

  二、请简要评价孔子的思想。

  【参考答案】

  积极:“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等思想,有利于维护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人民的重视,成为封建社会政治统治的重要思想,对现代的政治建设也有着指导意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助于私学的兴起,对当时学术下移和文学繁荣起了

文章页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QQ:2265741351)及时删除。

华图在线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招警招教培训。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