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考试快讯

首页 > 广西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 考试快讯

2022广西省公务员什么时候出来招聘公告-广西人社局

广西人社局 | 2022-02-14 18:32

收藏

文章页
图书网课 职位分数 vip通道 考试公告

区考笔试交流

微信扫一扫

及时获取考试资讯

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老师1V1报考指导

  2022广西招录公务员联考笔试考试公告公布时间预计在2月中下旬,笔试时间有可能在3月26日进行,2022年3月26日(星期六)为3月第四个周末,2022广西区公务员考试参加2022年全国多省公务员联考。从广西公务员考试时间来看,现在距离考试时间不到三个月时间,春节过后时间更是不到两个月时间了,所以希望各位考生要提前备考了,以便到时考不过就悔不当初,大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公告预约】2022广西公 务员公告短信预约(及时通知)

  【考试公告】2022广西公 务员考试公告(同步更新)

  【教材推荐】2022版广西公 务员招聘考试 教材+试卷 6本

  【推荐购买】区考礼包 | 考点诊断班 | 区事网课 | 线下课程

2022年广西公务员考试公告

  2022广西公务员考试笔试结束后要参加人民警察体能测试吗?是哪个岗位?如何做?

  答:2022广西公务员公告尚未公布,以下为去年广西公务员考试人民警察体能测评相关部分内容:

  报考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及戒毒系统人民警察职位的,需进行体能测评。体能测评实施机关在笔试合格人员中,根据计划录用人数与体能测评人选1:4的比例,按照同一职位报考人员的笔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体能测评人选。如有报考人员放弃体能测评资格的,不再递补。体能测评的项目和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体能测评前,体能测评实施机关在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网站上发布体能测评公告。报考人员不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体能测评的,视为自动放弃体能测评资格。因报考人员放弃体能测评或者体能测评不合格的,不再递补。

  体能测评三项全部达标方为合格。报考紧缺职位的人员,体能测评三项中有两项达标的,视为合格。体能测评结果当天公布。

  体能测评时间:2021年5月9日前。具体时间、地点由体能测评实施机关另行发布。

  【广西公务员】申论作答标准字帖15天教你写好字(新)

  【广西公务员】2022年广西公务员标准预测卷

  

2022广西区考行测备考:行文脉络之“分总分”

  区考在即,很多小伙伴们想必已经跨过了题山题海,是一名身经百战的备考者了。刷题自然是好事,但若是不会总结 ,一味盲目地刷题,自己的提升只怕非常有限。今天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主旨题当中一个小知识点:“总分总”的行文脉络。

  小伙伴们刷了很多题后会发现,许多文段的首尾句中常常会出现作者的核心观点。的确,首尾句是文段主旨的题不在少数,但是若因此就对文段中间部分的内容走马观花,粗枝大叶,这样的做法就失于片面了。

  大家一定遇到过这种结构的文段,开头阐述背景或是描述现象,而后通过前文描述引出某个观点,最后再通过举例论证,原因论证等对这个观点进行解释说明。这种文段我们称之为“分总分”的文段。以下题为例:

  【例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也是人类目前唯一能够抵达的地外星球。在人造卫星之外,利用这颗自然卫星开展对地球的遥感观测,有着诸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月球表面积远远大于任何的人造卫星,因而在月球上布设遥感器,不用考虑载荷多少、大小、重量等,可同时置放很多不同类型的遥感器,形成主被动、全波段同步观测的能力,对于观测大尺度地球科学现象——全球环境变化、陆海气相互作用、板块构造及固体潮、三极对比研究等会有深入的认识,并有可能观测到先前未知的科学现象。

  对上述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月球比人造卫星更加适合布设遥感器

  B.月球对地观测有着天然的综合性优势

  C.月球有望能给空间对地观测带来革命

  D.月球开辟对地观测科学与技术新方向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讲述月球离地球最近,用“但是”引出“从地球飞至月球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且强调比30年前更困难更复杂,最后解释说明今天的登月方式比阿波罗登月方式复杂的原因。文段结构为“总—分”,第一句是主旨句,强调重返月球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且比以往更难。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除此之外,“分总分”还有一种常见形式,即文段开头陈述问题,或由其它内容引出问题,而中间部分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最后对对策进行解释说明(如描述对策的意义,分析如此做法的原因,具体展开描述对策等)。

  以下题为例:肉食悖论指的是,一些人喜欢吃肉,但不能联想到提供肉的动物死去的场景。研究者发现,人们通过一种被称为“语言伪装”的方法,让有感觉的生灵与潜在的食物来源之间的关联变得更模糊,以此来消除这种认知失调。例如,我们提到肉时不直接说动物的名称,英语里把猪肉叫做pork,牛肉叫做beef或者叫做培根什么的。而18世纪的日本,由于当时的幕府禁止人们吃兽肉,偷吃肉的人以植物名称代替肉类,把马肉称为樱肉,把鹿肉称为红叶,把野猪肉称为牡丹。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语言伪装”是人类自欺欺人的表现

  B.日本人对植物的热爱超过动物

  C.文化因素是消解肉食悖论的关键

  D.“语言伪装”有助于克服认知失调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介绍“肉食悖论”的概念,即“一些人喜欢吃肉,但不能联想到提供肉的动物死去的场景”。第二句提出解决“肉食悖论”的对策,通过“语言伪装”这一方法来消除这种认知失调。第三句和第四句为举例论证,支撑前文对策。通过分析可知,主旨句为第二句的对策句,强调“语言伪装”这一方法。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以上两种文段类型都是我们较为常见的“总分总”结构,其重点都出现在中间部分。因此,我们在阅读文段的时候,不能只是关注首尾句,而应该大概理清文段讲述了几个部分的内容,对应我们学过的行文脉络的知识点,判断这几个部分中哪一部分更重要,从而确定文段重点。

文章页
华图在线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招警招教培训。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