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广西公务员考试公告尚未发布,根据往年广西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时间推算,按照往年公告发布经验,2022广西公告发布时间预计在2月份,发布网址为http://www.gxpta.com.cn/。笔试时间主要集中在3月最后一个周末。>>一键预约2022广西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提醒服务
【考试公告】2022广西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https://gx.huatu.com/zt/qkgg/
【历年分数】广西公务员考试职位历年进面分数查询:https://gx.huatu.com/zt/gxqkzwk/
2022年广西公务员考试复习已经开始,在备考前,首先一定要熟悉报考政策,了解报考条件,这样才能更安心的备考。那么备考前要了解的就是考2022年广西公务员考试要求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解答:
【注:由于2022年广西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下面根据2021年广西公务员考试报考要求为大家整理。】
一、广西公务员报考基本要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5.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6.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
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下同)、退役军人和报考海监(渔政)船员、乡镇职位的人员,报考年龄可以放宽到40周岁以下,是否放宽由招录机关决定。
面向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含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下同)招录的职位,报考年龄放宽到40周岁以下;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报考年龄放宽到45周岁以下;
报考司法行政部门监狱、戒毒一线人民警察职位和市级以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位的人员,一般为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和报考法医、狱医、心理矫正等特殊职位的人员,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报考公安特警职位的人员,一般为18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
二、学历要求
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面向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招录的职位,学历放宽到高中、中专;
市、县两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职位,学历须为普通高等学校政法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获得学士以上学位;
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包括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下同)的毕业生和学历为高中、中专、大专的报考人员,其生源地或者户籍必须为广西;
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的毕业生须在规定日期前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
三、专业要求
具备招录职位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
具体职位的相关资格条件详见《广西壮族自治区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计划表》(附件,以下简称《计划表》)。
四、其他要求
职位有基层工作经历要求的,报考人员必须符合以下五种情形之一:
1.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下同)的工作经历。
2.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
3.在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工作经历。
4.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
5.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
全日制或者脱产就读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兼职等不能作为基层工作经历。
五、不得报考人员
1.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含试用期内的人员)。
2.在读的普通高校非2022年应届毕业生(其中,在读的非2022年应届毕业的专升本人员、研究生不得以已取得的学历、学位证书报考)。
3.现役军人。
4.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
5.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开除公职的。
6.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7.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
8.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9.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
【热门图书】【广西公务员】广西2022年区考六本套
【公务员专属】2022年公务员快速提分系列10天(行测+申论)
2022广西公务员考试报名指导·常见问题解答
21.艰苦边远地区县乡在编在岗事业单位(不含学校、医院)工作人员报考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定向考录职位时,能否跨县报考?
答:不可以。只能报考工作地所在县(市、区)的职位。
2022广西公务员备考技巧积累
2022广西区考常识热点:云南野象群迁徙
一群离家出走的亚洲象成功的吸引了大家的目光,15头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的亚洲象以特殊的方式让大家对云南这个地方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让大家对亚洲象的生活习性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更多的目光投向亚洲象的栖息地变化以及亚洲象的保护,“断鼻家族”。
梳理一下象群迁移路线,即2020年3月,离开原生活地勐养子保护区后,先后在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宁洱县区域活动。
2020年10月25日曾在景谷县短暂停留。
2020年12月17日,象群由宁洱县进入墨江县,并在途中生下一头象宝宝。随后,象群又从墨江县迁徙至玉溪市元江县觅食。
2021年5月16日凌晨,该象群内的15头大象进入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8天后,该象群先后迁徙至玉溪市峨山县大维堵村一带,。
2021年5月27日傍晚,出现在峨山县城街道上。
2021年5月28日7时,象群已行至玉溪市峨山县城北侧峨峰山山脊一线林地内,且有继续向北迁移的趋势。
据人民日报报道,在此前的40余天时间里,北迁的“断鼻家族”象群在元江县、石屏县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 842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680万元,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一、亚洲象现状及迁徙的可能存在的原因
亚洲象,别名印度象、大象、亚洲大象,属长鼻目象科象属,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生动物。亚洲象是我国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目前,国内的亚洲象分布在云南省临沧市、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经过30多年的拯救和保护,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93头发展到目前约300头。
近几十年来,由于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了环境遭到破坏,导致象群迁徙的原因可能如下:
1、人口变多,人类活动越来越多。过渡的开发和追求经济效应,这样导致了人象生活的区域重合,为了达到人类效益的最大化,人民砍伐树木,改成经济作物,亚洲象的栖息地变少,这样的话时常发生人象冲突,野象被打扰,最终能选择迁徙。
2、大象数量超出原有栖息地承载力,根据2014年,统计保护区有280头左右亚洲象,现在有300多头。有关研究显示,一头成年亚洲象在天然林里的平均生存空间是10平方公里。
3、气候影响,也可以导致野象群向北迁徙。
二、如何应对大象迁徙
1、尽快找到大象迁徙的真正原因,从源头上解决大象迁徙的问题,引导大象回到保护区。
2、划分好具体的责任,切实做好人民群众安全的维护工作,做好的对野象群的监控,定时定点的投食,办好大象“食堂”,避免象群伤人。
3、做好民众的宣传工作,宣传一些与亚洲象在野外相遇时的应对方法,比如禁止围观、挑逗、戏弄,禁止用鞭炮、礼花弹等方式进行恶意驱赶和伤害,应尽快避让。重点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
4、出台相应的保护方案,提升栖息地的质量,改善大象生存的环境,有条件的可以设立专门的野生象研究中心。
5、进一步加大对猎杀野生象等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联合工商、海关、公安部门开展亚洲象专项执法行动,建立健全野生动物的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