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在2022年1月9日公布,届时各位考生可登录国家公务员局考录专题网站凭本人身份证号和准考证号查询公共科目笔试成绩、最低合格分数线和进入面试人员名单: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https://gx.huatu.com/zt/2022gkcjcxrk/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首批面试名单下载:https://gx.huatu.com/zt/gkmdxz/
国考笔试成绩查完后,需要做什么?
通过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却未进入面试的考生则要关注接下来的国考调剂事宜,虽然报考的职位无缘进面,但或许还可以通过调剂进入其它职位的面试环节。
1、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国考面试
和往年一样,国考成绩发布以后,考生查询笔试成绩只能看到自己的各科成绩与总分、笔试合格最低分数线,看不到成绩排名。怎么知道自己是否进入面试,就要看国考首批面试名单。如果首批面试名单有自己的名字,那恭喜你,进入面试了,如果名单里没有你的名字,那就没有进入面试,没有进入首批面试名单的考生,不要泄气,还有机会,那就是国考调剂。有些考生没有进入面试,想知道自己成绩排名,很遗憾是查询不到的。
2、国考调剂如何进行
招考职位上通过公共科目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人数达不到面试人选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时,将通过调剂补充人选,调剂面向社会公开进行。具体办法在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公布后可以在考录专题网站上查询。调剂结束后,进入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的人选名单将在考录专题网站上统一公布。进入调剂人选名单的,不得参加其他职位递补。
3、国考面时间试什么时候
面试具体时间由招录机关确定,一般在发布公告的来年进行。面试内容和方式结合招考职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确定。面试时间、地点等事项,考生可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或者招录机关网站查询招录机关面试公告,也可直接向招录机关电话咨询。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岗位进面分数线查询:http://gx.huatu.com/zt/gkrmfsx/
>>2022国家公务员进面名单查询:https://gx.huatu.com/zt/gkmdcx/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等待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的过程中可以提前了解下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相关信息,面试作答技巧等,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022国家公务员面试每日一练
【试题】越来越多90后为追求品质生活,进行提前消费,非新不用、非潮不用,只买高消费产品,甚至出现以贷养贷的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其实,很久以前就有“卡奴”之类的词汇,这些都是提前消费的后果。当前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不像老一辈那样,先攒钱再买,更多的是提前消费,说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变好了,开始追求品质而不是温饱。诚然,不同的消费方式是个人选择,但其中存在部分年轻人因为追求高档新兴产品而贷款消费的不理智消费行为,我认为是不太妥当的。长期的不理智消费行为不仅会导致无力偿还贷款,经济负担过重,还可能遭到一些不法贷款平台的暴力催账,最终心理压力过大,走上轻生道路;并且这类消费群体人数还在增加,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不正当的消费观,不利于中国传统美德勤俭节约的传扬。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商家的过度宣传。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各种购物节“6.18、双11大促销”等等,甚至很多传统节日也变相成为了商家口中宣传的由头,生活中也处处存在引导消费的宣传标语和广告,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消费的热潮。
二是放贷平台利益驱使,诱导年轻群体过度贷款。正常贷款是需要对贷款人的基本信用情况进行评估审核的,但目前看来,存在不少平台故意忽略这些流程,同时大肆吹嘘贷款的简易便捷,而忽略对风险的描述,这些也让价值观本就不成熟的年轻群体落入圈套。
三是90后群体消费观念发生改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提高,所以很多90后孩子的家庭相对比较富足,而部分家长对孩子溺爱,不会过多遏制孩子的消费。再者,步入校园之后,也充斥着攀比的现象,这也更加重了这一群体的超前消费念头。
当然,我认为要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减少“以贷养贷”等不良现象,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多方协同发力,引导良性消费观念。比如主流媒体平台及时曝光过度贷款导致的负面案例,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如现今年轻人使用较多的小视频APP,从而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同时,家长和学校需要帮助孩子从小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而大学也可以开设一些专业金融安全及理财课程,帮助大学生群体理性消费。
第二、商家和贷款平台加强行业自律。商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减少过度消费宣传。贷款平台贷款应严格执行贷款标准,信用审核。
第三、完善监管机制,健全处罚细则。完善贷款平台运行标准,明确处罚细则,并且严格执行。线上线下不定期对贷款平台开展检查工作,做到“双随机,一公开”。引导媒体和群众加入监督举报和意见反馈,形成全民监督的氛围。
最后,90后自身也需要学习和践行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三思而后行,从自身做起,理性购物。
【思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