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公务员全国快讯

首页 > 全国快讯

2022江苏国考成绩查询系统已开通-公务员局

公务员局 | 2022-01-09 20:30

收藏

文章页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公布时间为1月9日,国考成绩发布后,华图教育将会同步国考录用专题开通2022国考笔试成绩查询入口,方便各位考生查询笔试成绩: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https://gx.huatu.com/zt/2022gkcjcxrk/

  >>2022国家公务员历年入面分数线查询:http://gx.huatu.com/zt/gkrmfsx/

   参加面试的人员名单是如何确定的?

  笔试成绩公布后,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根据《招考简章》确定的面试人员比例,从达到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报考者中,按照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各职位参加面试的人员名单。

   什么时间进行面试?

  面试具体时间由招录机关确定,一般在2022年3月底前进行。面试内容和方式结合招考职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确定。面试时间、地点等事项,报考者可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或者招录机关网站查询面试公告,也可直接向招录机关咨询。

  3是否所有职位都要在面试阶段进行专业能力测试?

  不是。只有《招考简章》事先公布的需要在面试阶段进行专业能力测试的职位,才进行专业能力测试。

  面试阶段的专业能力测试由招录机关负责组织,时间、地点、考试内容、分值比重及有关要求等由招录机关确定,详情可查看《招考简章》或者招录机关发布的面试公告。

  为何有些职位需要组织调剂?

  个别职位达到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达不到《招考简章》中规定的面试人员比例时,将通过调剂补充人选。调剂面向社会公开进行,调剂公告、职位等可以在考录专题网站上查询。调剂结束后,进入面试的人员名单将在考录专题网站上统一公布,相关人员不再参加原报考职位的递补。

  >>2022国家公务员专岗面试礼包下载:https://gx.huatu.com/zt/2022gkmsdlb/

  >>2022国家公务员-国税专岗面试礼包下载:https://gx.huatu.com/zt/2022gmswzl/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等待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的过程中可以提前了解下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相关信息,面试作答技巧等,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022国家公务员面试每日一练

  【试题】我国近年取得了诸多科技成果,但是有人觉得既然都有美国的GPS了,为什么我国还要制造北斗系统。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开放兼容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自2020年建成开通后,向国内国外提供开放、免费、高质量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随需而用,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国防安全,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它的诞生不仅带动了国内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向世界证明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同时也摆脱了对美国GPS系统的依赖,让中国定位不再受制于人。因此,从长远来看,北斗系统本身是极具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的。但是,不可而否认的是,北斗系统的诞生的的确确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从目前的使用情况上看北斗系统其实在使用环节,还是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使得我国部分群众表达了对北斗系统的不满,甚至上升到对我国自主研制的反对,这种观点并不可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今国际社会波云诡谲,全球范围内局部和平整体动荡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只多不少,从生产生活再到国防外交,而这其中,无论是哪方面的竞争都是围绕科技这一硬实力展开,由此可见,科技在现今占据着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因此,严峻的科研攻坚就成为了我国科研工作者本身肩负着的时代重任。类似言论的出现,极有可能引发社会负面舆论,打击我国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会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抑制效应。

  其次,北斗系统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本身就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目前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但是一些群众仅就这些问题对整个北斗系统产生质疑是十分不正确、不明智的。这也透露出部分群众在思想意识不够重视咱们的科学技术,又或者是说,低估了自主研发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暴露出部分群众思想意识有待提高这一社会问题。

  所以,提高群众的思想意识和我国自主研发能力,应当是政府科技工作的两个重点,为此,要做到如下几点;

  媒体要发挥自身作用,配合政府工作,加强对科技的宣传,引导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比如制作一些新中国工业进程纪录片或者是科技对人类生产生活改造的宣传片又或者是举办国内外科技实际实力对比的论坛会,让人民群众能够对现今科技发展有个全面的认识。能够清醒认识到,中国的科技还存在卡脖子的关键领域,在全社会范围里形成全民支持科研的良好氛围。

  科技的第一需求,是人才。现今卡脖子领域的存在,根本上说,是相关人才的缺失。那么培养重点人才,才能为突破这些领域提供新鲜的血液。政府应在人才强国这一战略的指导下,与高校合作,设置相关专业,对特定需求进行对口的人才培养,精准发力,才能获得最大效益。

  除了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也是一个关键课题。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便是必不可少,除了国家的科研资金吸引社会资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可以利用社会闲置资金,唤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也能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攻坚克难。

  总而言之,北斗系统映照出来的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还需久久为功,方能水滴石穿。

文章页
华图在线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招警招教培训。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