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2021年即将结束,很多小伙伴迫不及待的想知道,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公布时间,根据2021国考招录公告可知,各位考生可于2021年1月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笔试成绩和最低合格分数线:
【成绩查询】2022国考笔试成绩查询入口(同步开通)
【查询预约】2022国考笔试成绩查询预约入口(及时通知)
【进面分数线查询】历年国考笔试成绩进面分数线查询入口
【面试礼包】2022国考专岗面试礼包
【推荐课程】2022国考面试培训课程
若2022国家公务员笔试成绩进入面试名单没有你的名字,不妨继续等待调剂公告,以下为去年国家公务员调剂公告正文内容,供参考: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成绩已经公布,部分职位笔试合格人数与拟录用人数之比未达到规定的面试比例,根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实施方案,需要面向社会公开调剂补充面试人选。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调剂的原则和条件
(一)调剂在公共科目考试内容相同(即指报考人员应答的是同一类试卷)的职位之间进行;
(二)已进入首批面试名单的报考人员不得参加调剂;
(三)参加调剂的报考人员只能申请一个调剂职位;
(四)申请调剂的报考人员应当符合调剂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和要求;
(五)申请调剂的报考人员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应当同时达到原报考职位的最低合格分数线和拟调剂职位的最低合格分数线;
(六)进入调剂职位面试的人员不得参加原报考职位的递补。
二、调剂程序
(一)报考人员从即日起,可以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以下简称“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1)查询调剂职位、调剂人数、考试类别、资格条件、招录机关联系方式等。
(二)2021年1月12日8:00至1月14日18:00期间,报考人员通过报名时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专题网站”,填报申请调剂的相关信息。报考人员对调剂职位所需专业、学历、学位、资格条件以及备注内容等信息需要咨询时,请直接与招录机关联系。在提交调剂申请时间结束之前,报考人员可以改变申请调剂的职位。
非网上报名的报考人员参加调剂时,请直接与拟申请调剂的招录机关联系,在2021年1月14日18:00前提交书面调剂申请。
(三)2021年1月15日8:00至1月16日18:00期间,招录机关对涉及本机关(单位)职位的网上调剂申请和书面调剂申请一并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时,按照调剂人员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进行。公共科目笔试总成绩相同的,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的成绩排序。公共科目笔试总成绩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成绩都相同的,一并进入资格审查。审查合格人数达到规定的调剂人数后,招录机关不再对其他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三、查询调剂结果
调剂结束后,将形成进入面试的人选名单,在“专题网站”统一公布。2021年1月18日之后,可以登录“专题网站”查询调剂结果。
2022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练习题
近日,河南人早餐标配的胡辣汤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有报道称, 11月16日,河南焦作50余家逍遥镇胡辣汤店的商户反映,他们突然收到法院传票,原因是他们门牌上使用了“逍遥镇”,而这三个字被“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注册了商标,所以商户们要想继续使用这牌子,每年要交1000块钱会费,不然就得赔偿3万到5万。
近日,潼关肉夹馍协会起诉 200多家商户,指涉嫌商标侵权,部分商户关门 两 月还被判赔6000元。
【预测考题】
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 作为地方小吃代表,店铺遍布各地。很多老店近日却因为商标侵权被告上法庭,要求交会费或赔偿损失。对此,你怎么看?
【解读问题】
表明态度
从法律上,“逍遥镇”作为普通商标,其注册人并不能据此收取所谓的“会费”。“潼关肉夹馍”是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其注册人无权向潼关特定区域外的商户许可使用该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并收取加盟费。同时,也无权禁止潼关特定区域内的商家正当使用该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中的地名。
分析 商标纠纷 出现的原因
1 . 知识产权观念淡薄
2 . 缺乏相关的法律意识
3 . 部分人员想要借此敛财
分析 商标纠纷 存在的问题
1. 如果不能依法对于相关侵权责任人进行处罚,可能会打击知识创造者的积极性,影响 社会的创新发展动力。
2 . 如果不能仔细区分, 会对大量的商铺店主造成伤害,影响正常营业,同时给整个社会 反面 的示范, 助长不良之风,造成垄断。
3 .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会影响品牌形象,影响品牌日后的发展,降低品牌价值。
制定 商标纠纷 的对策
1 . 政府应迅速 依据相应法律法规做出明确解释,消除争议,解决问题 ,坚决避免舆论影响法制的情况出现 。
2 . 政府要对广大商户进行检查和普法宣传,让其学习了解知识产权及商标的相关法律, 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避免出现侵权行为,同时了解维权方式。
3 . 政府应联合媒体,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普法宣传,增进大众对于相关法律的了解,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
4 . 学校应从小就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孩子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逐渐形成一种社会风气,从而鼓励知识创造,推动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