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国快讯

首页 > 全国快讯

北京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大概是什么时间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 | 2021-12-20 14:10

收藏

文章页
北京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大概是什么时间

  想知道2022国家公务员面试时间就要经过国考笔试成绩、合格分数线、面试名单及其调剂公告前后公布后才知道哦!为帮助各位考生能够知道今年国考面试时间会在什么时候进行,华图小编已整理以下去年国考面试具体时间表格:

国考部门 面试时间
中央党政机关 1月23日起
海事局 3月20-24日
统计局 3月23日
外交部 3月18-24日
税务局 3月29日-4月2日
海关 3月20-23日
科技部 3月16-17日
商务部 1月27-29日
审计署 2月28日
铁路公安 3月30日
银保监会 3月20日
证监会 3月20日
出入境 2月27日-3月1日
消防 3月8-17日
知识产权局 3月24-26日
其他部门 1月31日起

  【面试礼包】2022国考专岗面试礼包

  【推荐课程】面试测评 | 专岗专训 | 面试图书 | 面试网课

  【成绩查询】2022国考笔试成绩查询入口(同步开通)

  【进面分数线查询】历年国考笔试成绩进面分数线查询入口

  公务员面试与笔试考察的维度不同,因此,笔试成绩高不代表面试一定成功。各位考生朋友一定进行充分准备,多做积累、勤加练习,才能笑到最后。

  1外在:自信大方

  外在不仅是穿着,还包括举止礼仪,动作神态,包括走路、鞠躬、微笑都得大方自然和从容淡定,要体现出公务员的气质。不必过于纠结穿着,可以不用特别板正,只要是偏正式的服装,无论什么款式,无论什么颜色,能够凸显出你的气质,彰显出公务员形象的服装,都是可以的,一切以大方自然为主。

  2语言:自然流畅

  答题语言一要自然流畅,这需要考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良好的谈吐习惯及对新闻时事的关注做积淀;二要有交流感,不要像读稿子或者背模版,要和考官有眼神、身体、语言上的交流,有适当的停顿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重要的词语和语句可以稍微加重一下语调,让考官能够注意到。并且在语言上要注重自然性,用比较自然的语气来表达你的观点,让考官听得舒服。

  3心态:积极坦然

  面试之前,尤其是学习和准备阶段,每位考生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焦虑、紧张甚至自我否定的情况。一定要及时调整心态,给自己多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譬如对着镜子微笑、告诉自己 “我每天都在进步”、“我能成功”等等。这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会给考生朋友们带来自信,使心境悠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以便在面试中积极地表现自我。当然,积极的自我暗示并不是盲目乐观,脱离现实,以空幻美妙的想象来代替现实,而是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并对自己有积极的期待。

  4内容:深度+个性化

  很多考生的答题内容上是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思想,也没有个性化的东西。所以我们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内容的针对性和个性化,要结合每题的主题来阐述,才能在答题时答出内容,答出精彩,而不是人云亦云,泛泛而谈。一方面多研究历年真题,现场模拟回答;另一方面,多听听新闻评论、看看社论等,提升自己的思考维度,熟悉语言。

  日前,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十八连丰”,令人振奋!

  【参考观点】

  粮食生产“十八连丰”,中国人端稳中国饭碗更有底气。全年粮食丰收来之不易。这一成绩是在“十七连丰”的高起点上取得的,广大农民闯过重重关口,克服了倒春寒、病虫害、抗倒伏、洪涝、阴雨、旱情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用辛勤劳动收获了沉甸甸的丰收果实,充分表明我国粮食生产抗风险性在增强。牢牢稳住粮食安全这块“压舱石”,我们就有了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强大底气。

  粮食生产“十八连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正越走越宽、越走越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懈。从层层压实责任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到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见效,再到各项稳粮增收、惠农富农好政策,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一系列“组合拳”,在各个环节加强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不仅进一步增强了粮食生产防灾减灾、抗风险能力,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大国粮仓持续稳固,更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筑牢了基础。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的粮食供求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仍然需要对粮食安全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不能高枕无忧,要未雨绸缪、永不松懈、久久为功,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危机意识之下,既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也要立足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齐种业发展短板,才能在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时赢得更大的主动权,才能在更高水平上筑牢保障粮食安全的根基。

  仓廪实,天下安。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再获丰收,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中国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也必将书写出中国粮食安全的新篇章。

文章页
华图在线
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考试、招警招教培训。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