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尚未发布,根据往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时间推算,按照往年公告发布经验,2022国考公告发布时间预计在10月份,发布网址为http://bm.scs.gov.cn。笔试时间主要集中在11月最后一个周末或12月第一个周末。>>一键预约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提醒服务
【公告预约】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入口(短信通知)
【考试公告】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提前收藏)
2022国家公务员报考流程:(参考2021年国考报考流程)
1. 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可在2020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提交报考申请。报考者只能选择一个部门(单位)中的一个职位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报名时,报考者应当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报考者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对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2. 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报考者请于2020年10月15日至10月26日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2020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报考申请尚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职位。2020年10月24日18:00至10月26日18:00期间,报考申请未审查或者未通过资格审查的,不能再改报其他职位。
资格审查贯穿招考工作全过程。在招考各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招录机关均可以取消其报考资格或者录用资格。
3. 查询报名序号。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请于2020年10月28日8:00后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报名序号。报名序号是报考者报名确认和下载打印准考证等事项的重要依据和关键字,请务必牢记。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参考2021国考考试信息)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在考试内容上体现分类分级原则。
公共科目
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职位的不同要求,分别命制试题。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外语水平测试。
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将参加专业科目笔试。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公告详情 |
---|---|---|---|---|---|
2021 | 2020年10月14日 | 2021国家公务员职位表 | 10月15日-24日 | 11月29日 | 查看2021国考公告 |
2020 | 2019年10月14日 | 2020国家公务员职位表 | 10月15日-24日 | 11月24日 | 查看2020国考公告 |
2019 | 2018年10月21日 | 2019国家公务员职位表 | 10月22日-31日 | 12月2日 | 查看2019国考公告 |
2018 | 2017年10月28日 | 2018国家公务员职位表 | 10月30日-11月8日 | 12月10日 | 查看2018国考公告 |
2017 | 2016年10月13日 | 2017国家公务员职位表 | 10月15日-24日 | 11月27日 | 查看2017国考公告 |
2016 | 2015年10月13日 | 2016国家公务员职位表 | 10月15日-24日 | 11月29日 | 查看2016国考公告 |
国考1元礼包>>>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1元领航大礼包
国考笔试课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红领决胜全程营
国考备考图书>>>2022国考基础6本套:教材+真题+同步练习册
国考备考图书>>>2022升级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历年真题试卷)行测+申论
【国家公务员常见问题答疑】
1、我能以辅修的第二学位报考公务员吗?
不可以。除非你具备双学位证书,第二学位所学专业便可以报考。以第二学士学位或双学位专业报考的,有关专业应能获得国家承认的学位证书。职位表中,有部分职位也对双学位报考进行了说明。如“双学位者须以第一专业报考”,如考生在备注中看到这样的说明,必须从其规定。
2、第二学历(属自考)专业,报考职位表中要求相同专业的职位吗?
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招录机关对于第二学历学位的审核是不一样的,有的单位允许报考,有的单位不允许报考,这块只能咨询招录机关才能得到最为明确的答案。
3、职位表里面的要求一定要达到吗?尤其是备注里面的?
职位表中的要求是必须要达到的。尤其是备注一栏中的要求要更加注意。许多坑就埋在里面。比如说有些职位会要求专业硕士、教育硕士等,这种情况下普通硕士就不可以报考了。再比如备注里面要求仅限男性的女生就不要报考了。而要求建议男性报考的也建议女生别去报考,这种基本上等同于仅限男性了。所以大家在选择职位时一定要将职位表看完整研究仔细,不要仓促报考。
4、招考单位的学历要求是本科,研究生学历能否报考?
学历必须与职位要求相符,原则上低学历不能报考高学历的职位,高学历也不能报考低学历的职位。本科学历可以报考学历要求为“大专及以上”“本科(只限本科)”“本科及以上”“本科或硕士”的职位,其他的不可以报考。
【2022国考笔试每日一练】
中国长江以南的居民最初来自北方,周期性的天灾与持续不断的人口压力迫使汉族逐渐离开黄河流域,迁移到南方,如南宋时就有一次南迁高峰。但是人口流动常常是不易察觉的,通过将地方志中提到的水利工程统计制表,历史学家现在能够说,早在3世纪就有相当数量的移民开始渡过长江,进入拥有季风气候、热带丛林的南方。唐代移民迅速增长,13世纪晚期移民数量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直到1700年相对稳定。此时,中国大半人口已住在长江以南。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描述长江以南的人口迁入
B.介绍人口研究方面的新成果
C.分析中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原因
D.说明人口压力与人口流动之间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考察对全文核心意思的概括归纳。此段话是分总结构,文段通过南宋、3世纪、唐代及13世纪不同时间段的人口迁移,呈现了人口迁移的过程,最后一句话,进行了归纳总结。故本题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