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尚未发布,根据往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时间推算,按照往年公告发布经验,2022国考公告发布时间预计在10月份,发布网址为http://bm.scs.gov.cn。笔试时间主要集中在11月最后一个周末或12月第一个周末。>>一键预约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提醒服务
【公告预约】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入口(短信通知)
【报考指导】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考情考务分析(提前了解)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职位表下载网址:参考2021年国考公告,各招录机关的招考人数、具体职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等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报考者可以通过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简称考录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1)查阅。考生可先参考2021年公告和职位表,点击查看>>>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点击下载>>>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职位筛选>>>国考职位检索系统。
(仅供参考!具体网址链接以官方发布公告为准)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职位表 | 报名时间 | 笔试时间 | 公告详情 |
---|---|---|---|---|---|
2021 | 2020年10月14日 | 2021国家公务员职位表 | 10月15日-24日 | 11月29日 | 查看2021国考公告 |
2020 | 2019年10月14日 | 2020国家公务员职位表 | 10月15日-24日 | 11月24日 | 查看2020国考公告 |
2019 | 2018年10月21日 | 2019国家公务员职位表 | 10月22日-31日 | 12月2日 | 查看2019国考公告 |
2018 | 2017年10月28日 | 2018国家公务员职位表 | 10月30日-11月8日 | 12月10日 | 查看2018国考公告 |
2017 | 2016年10月13日 | 2017国家公务员职位表 | 10月15日-24日 | 11月27日 | 查看2017国考公告 |
2016 | 2015年10月13日 | 2016国家公务员职位表 | 10月15日-24日 | 11月29日 | 查看2016国考公告 |
国考笔试课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红领决胜全程营
国考笔试课程>>>2022年国家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
国考备考图书>>>2022国考基础6本套:教材+真题+同步练习册
国考备考图书>>>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33套+行测3600题库3本装
【国家公务员常见问题答疑】
网上报名注意事项
1.请考生使用电脑进行网上报名,推荐使用谷歌、IE、360、火狐浏览器访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以下简称考录专题网站,//bm.scs.gov.cn/kl2021)。如使用IE浏览器,请选择IE8及以上版本;如使用360浏览器,请选择极速模式浏览。
2.请考生尽量在网速较快的环境报名;尽早报名,尽量避免后期集中报名。
3.《招考公告》公布的网站中,下载的文件类型有:*.rar、* .zip、* .doc、*.xls、*.xlsx。*.rar文件用WinRAR打开;*.zip文件用WinZIP打开;*.doc文件用Word打开;*.xls、*.xlsx文件用Excel打开。(注:“*”代表文件名称)
4.考生登录网站,必须完成“考生注册”“完善个人信息”“职位填报”等操作并点击“职位提交”按钮后,才能将信息提交至招录机关审核。
5.为确保报名资料提交成功,加快报名速度,建议考生在网上报名前,先将需要填写的内容用记事本编辑录入。在网上填写报名表时,将已准备好的资料一一粘贴到表中即可。
6.报名截止后,考生将不能进行注册,无法补充、修改或删除任何个人信息(含考试地点),也无法进行职位填报和修改(含改报、职位恢复和退订)操作。退回补充资料的考生,请在报名截止前,按招录机关要求修改或补充完所需信息后,再进行一次职位提交操作,否则招录机关将无法看到考生信息。
7.为防止他人修改报考人员的个人资料,考生注册或登录完毕后,必须退出系统并关闭浏览器。
【国家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人类许多古老文化在与时间的拔河中没能挺到最后。中国的文化资源在历史长河中究竟________了多少,恐怕没有人能估量得出。在被________扫荡过无数次的非洲大陆,人们只能在废墟中凭吊和猜测辉煌的古代文明了。( )
A.流失 饥饿
B.流逝 饥馑
C.流逝 饥饿
D.流失 饥馑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近义实词的填空。
“流逝”指像流水一样消逝,而“流失”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题干中的中国文化资源明显用“流失”更合适;“饥馑”是饥荒的书面用法,说明存在着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符合上下文的语言色彩。故正确答案为D。